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涌現出大批優秀企業,既有華為、中國平安、騰訊等“前浪”輝煌,也有更多“后浪”奔涌。本報今起推出“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后浪’奔涌”系列報道,從企業視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
十八年前,在深圳蛇口一個四面漏風的維修車間里,中集車輛開始了創業。憑著一股“闖勁”,中集車輛一步步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嬗變:每年超過10萬輛半掛車銷往全球各地,十九座“燈塔”工廠在各地拔地而起……如今,中集車輛已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專用車頭部企業,并朝著首家A+H股上市半掛車制造企業目標奮進。
“深圳賦予了中集車輛敢想敢闖的特區精神,未來我們將用‘燈塔’工廠照亮智能制造的未來之路。”中集車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貴平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經過十多年的創業,公司已把傳統半掛車制造車間升級為“燈塔”工廠。未來,公司將會持續完善與建立“燈塔”工廠,打造代表中國工業4.0的高端制造體系。
“燈塔”工廠賦能高端制造
在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歷程中,高端制造業的崛起是不容忽視的注腳。中集車輛,正是深圳制造業發展浪潮中一股奔涌向前的“后浪”。作為一家高端智能化制造企業,中集車輛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和銷售七大類半掛車、專用車上裝,以及冷藏廂式車廂體。
激光切割下料,機器人焊接,KTL噴粉涂裝……在中集車輛的“燈塔”工廠內,智能化生產線精密銜接每一道生產工序,用模塊化方式生產整車部件,這些零部件會根據市場需求,運送到全球各地靈活組裝。
“用制造轎車的方式來生產掛車”“對標全球最嚴苛的歐洲生產標準”,中集車輛的“燈塔”工廠里,藏著全球銷量最大半掛車企轉型升級的密碼。
“過去我們的核心零部件大多在歐洲外包生產,‘燈塔’工廠是我們探索高端制造的產物。”李貴平介紹,“燈塔”工廠始于2014年,目的是擺脫對國外高端零部件外包生產的依賴,將傳統工廠升級為智能化、自動化與數字化制造工廠。截至2019年,公司已在全球建成12家半掛車“燈塔”工廠、5家中國專用車上裝“燈塔”工廠、2家中國冷藏廂式車廂體“燈塔”工廠。
“‘燈塔’工廠可以節省40%的人工,生產效率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李貴平介紹,在中國半掛車2.0時代,“燈塔”工廠為公司注入繼續領跑的動能。目前,依托“燈塔”工廠,公司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高端制造體系”,實現從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現代環境友好型企業轉型升級,讓公司產品在全球同類競品中擁有更高品質和價格優勢。未來,公司將持續在海內外投產,進一步建立完善“燈塔”工廠。
積極擁抱資本市場
與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發展律動相呼應,中集車輛過去的18年一直在“加速跑”。
——2002年,中集車輛在深圳蛇口成立。第二年,中集車輛在國內收購兼并揚州通華、駐馬店華駿,在海外并購重組美國Vanguard,加快全球布局。
——2007年,中集車輛的生產能力和規模躍居全球第一。2015年,美國權威行業咨詢機構ACT Research數據顯示,中集車輛的半掛車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名列第一,在競爭最為激烈、品質要求最高的歐美市場分別進入前三名和前五名。
——2019年7月,中集車輛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港股市場半掛車制造商第一股。2020年3月,中集車輛公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收益232.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7%至13.3億元。從產品銷量來看,2019年中集車輛在全球銷售各類半掛車11.77萬輛,全球銷量排名第一。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中集車輛已啟動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若成功,中集車輛將成為首家在A+H股上市的半掛車制造企業。
李貴平表示,如果在A股成功上市,公司能夠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吸引更多優質投資者。同時,作為重要戰略布局,A股上市可以為公司產品模塊升級、完善“燈塔”工廠等戰略核心舉措提供資本優勢。
看好特區發展“后勁”
深圳的創新與產業升級孵化了中集車輛的高端制造體系。近年來,深圳大力實施產業結構提質升級,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方興未艾。這些都給了中集車輛做大做強的信心。
“中集車輛的創業經歷,讓我們意識到,唯有創新求變才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李貴平表示,中集車輛的快速發展崛起,得益于深圳良好的營商環境、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市場調控政策。站在特區四十周年的歷史節點上,深圳未來的發展“后勁”令人期待。同時,深圳未來應該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生態圈,充分激發社會的創新力,強化人才引進和育成的吸附力。
“我們希望有更多滿腔熱情、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聚集在深圳,孵化出與時代同頻共振、與深圳相匹配的優秀企業。”對于深圳高端制造業的未來,李貴平建議,深圳需要全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釋放改革紅利,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塑造前瞻性的先發優勢,帶動產業從自給自足轉為開放合作,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價值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