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與下半年全球集裝箱運輸行業先后遭遇了冷暖兩重天,運價、箱價在年中強勢底部反彈。據記者觀察,在生鮮電商、醫療儲運等催化下,冷鏈運輸日趨火熱,并且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下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
作為全球集裝箱制造龍頭,中集集團指出,未來將在冷鏈、高端特色物流平臺等物流及能源業務上重點發展。今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冷藏廂式車廂體銷量同比增長近三成。
中集集團指出,當前限制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面對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產能擴充需要時間。中集車輛目前已經在中國建設了兩家冷藏廂式車廂體燈塔工廠,未來計劃在江門增加設立一家冷藏廂式車廂體燈塔工廠來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總結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下消費者更多利用電商模式來采購各種消費品,生鮮食品宅配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全球對低溫醫療藥品與生物制品需求激增, 進一步刺激了醫療冷鏈的需求。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在2020年建設國家17個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以及減免高速公路農產品運輸收費等一系列措施實施,加速了中國冷藏車市場的增長。
中物聯冷鏈委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0年疫情以來,冷鏈物流需求旺盛,冷藏車作為冷鏈物流的核心運輸設備,其中4-6月產量同比增速超過80%。另有數據預估, 2019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達3780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4850億元
渤海租賃旗下Seaco是全球第二大集裝箱租賃商。“我們觀察到,盡管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但市場對水果和肉類等冷藏商品的需求始終保持強勁,冷藏集裝箱需求度一直較高。”
除了疫苗運輸管理需要提升數字化,冷鏈運輸頻頻發生食品外包裝感染事件,讓冷鏈食品的追溯備受關注。1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對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檢測陽性通報結果的溯源倒查和精準定位。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逾十個省市實施冷鏈食品追溯。業內人士認為,今后重視冷鏈全流通環節溯源和防控的企業將會獲得持續的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 阮潤生